阿拉伯之春後的北非民主化概要


今日中心(IAIS)研究北非民主化的老師,簡要介紹他的研究途徑與如何觀察這兩年北非國家民主化的演變。該位老師自認是政治科學學者,喜歡理論與模式,他坦承在阿拉伯之春之前,幾乎沒有政治科學學者預測到這股現象。例如他提到兩年多前,沒有將突尼西亞放進上課教材,因為突尼西亞政治沒什麼太大變化,過於單調,但沒想到幾個月後,突尼西亞反而成為阿拉伯之春的發源地,這股效應到今日仍不斷發酵。

他研究興趣專注於北非的政黨,從研究政黨的角度,理解北非國家民主化過程。北非政黨研究在學術文獻上較少受到重視。他認為政黨對於一國走向民主化過程占有重要地位,北非國家若是民主轉型成功,政黨必須有根本性質的轉變。在今日北非國家中,政治團體不受到人民的信任,主要來自於權力集中、缺乏願景、沒有具體政策規劃與貪腐形象所致。

北非國家如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與摩洛哥在離殖民統治之後,帶領人民獨立建國的民族政黨,自然成為該國主要政治勢力,但之後這些政黨部逐漸分裂出許多小型政黨,不過小型政黨的原則與立場與原有政黨並無特別區別。如現在的摩洛哥有30個政黨,若仔細觀察,這些政黨可以追溯至最先的3股政治勢力。

阿拉伯之春後的北非國家政治發展,必須依案例觀察,無法通則化。突尼西亞的民主化發展較為樂觀,該議會中,沒有個政黨享有對多數或是支配其他政黨的能力,因此不同政黨必須進行對話與相互合作。在摩洛哥則是另一個樣貌,國王是該國政治的最終裁決者。國王知道阿拉伯之春的效應,於是順應人心,推行新憲法,適度下放權力,不過政治整體結構仍沒有改變,政治決定權仍在國王手上。阿爾及利亞則無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響,也許是受過去慘痛的戰經驗記憶,一黨獨大統治模式依舊穩定,缺乏有影響力的反對團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麥加年度朝聖 逾150萬人已抵沙國 (又一翻譯錯誤!)

政治伊斯蘭(Political Islam)初探與文獻分析

預計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