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與政治:兩套論述體系



最近看到一個專有名詞稱做「伊斯蘭法西斯主義」,泛指20世紀末的伊斯蘭極端主義淵源可追溯德國納粹的意識形態。伊斯蘭份子吸收法西斯思想,對世界各地造成極大危害。這個名詞暫且可以解讀為伊斯蘭是邪惡與黑暗的宗教信仰,打壓少數族群與其他宗教,並透過相關西方學者文獻,將這種現象冠上「伊斯蘭法西斯主義」,但這個詞能否經得起學術考驗仍有待證明。

當前西方文獻對於伊斯蘭與政治主要來自兩套論述方式,在分析之前必須將伊斯蘭與政治關係賦予一個中性定義,以便於接下來的討論。西方文獻中,「政治伊斯蘭」(Political Islam)或是伊斯蘭主義(Islamism),這兩個名詞較為常見,且交互使用討論當前伊斯蘭與政治關係,至於「伊斯蘭基本教義」該名詞目前已較少為學者使用。 

「政治伊斯蘭」簡單來,指伊斯蘭團體或是具政治傾向的穆斯林個人,採用伊斯蘭作為其政治意識形態,對外回應西方政經壓力與衝擊,對則質疑國統治者政權合法性。若將該名詞作為分析伊斯蘭與政治架構的工具,大致可簡要分成兩種論述(Narratives),我稱為Essentialist (抱歉中文不會翻,不過姑且可翻成怨念分析法)Pluralist(多元)論述。這兩套論述主導當今西方學界處理伊斯蘭與政治議題,如民主化、現代化或是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等。



關於「伊斯蘭法西斯主義」,其實可歸納在Essentialist途徑論述。該途徑主要將所有伊斯蘭團體視為單一現象。如將賓拉登與蓋達組織意識形態與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劃上等號,所有穆斯林團體都一個樣。這個論述表示,伊斯蘭永遠不會改變,具有革命性質、反現代、反西方與反多元價,除非穆斯林真正放棄其僵化意識形態,擁抱「普世價」(如西方民主制度與市場自由經濟),伊斯蘭世界才會真正「進步」。這種論述相信在報章雜誌中履見不鮮。

而另外一種多元論述,則強調伊斯蘭團體必須放在當地社會背景架構下研究,或許國際事件如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或是2001911事件影響到伊斯蘭團體發展,但整體而言,當地社會經濟背景對各伊斯蘭團體的效應遠大於國際因素。不同伊斯蘭團體在不同時空背景條件下,走向不同道路。例如土耳其的AKP(正義與發展黨),該黨並非受該國政府打壓或是屈辱而竄起,相反的,該黨領導者使用伊斯蘭論述,接受民主化、市場經濟、多元價並受到中階級的支持。

近年來,多元論述已觀察到伊斯蘭團體的轉型,這種轉型是漸進性質。許多伊斯蘭團體已認知到採用革命武裝路線成效不大,甚至還會遭到殲滅的命運,於是他們開始放棄過去武裝手段,改採議會路線,而這些團體長期經營地方,提供完善社會福利設施,建立起強大社會網絡,在阿拉伯之春時,當北非國家獨裁者ㄧㄧ倒台後,這些伊斯蘭團體透過民主選舉,成為議會最大黨並不會令人意外。

這些伊斯蘭團體上台後,為化解疑慮,向西方呼籲他們是公民性質政黨,而非宗教政黨,不採反西方與反資本主義路線。即使如此,仍有學者懷疑這些團體的立場,認為他們仍未擺原有意識形態,如伊斯蘭團體對於伊斯蘭法的執行、對非穆斯林或婦女等態度保持模糊立場。當然這種懷疑始終存在,因為過去少數伊斯蘭團體執政(如沙烏地、伊朗或是神學士時期的阿富汗),所見現象確實部份適用於Essentialist論述。

上週BBC Radio 4針對突尼西亞復興黨(Ennahda)的精神領袖Rashid Ghannouchi進行則專題報導。該專題提到Ghannouchi過去在英國流亡長達二十多年,在突尼西亞前總統班阿里(Ben Ali)下台後,回到國領導復興黨贏得選舉。Ghannouchi理念與過去一般穆斯林領導者不同,或是用另類觀點來形容,他受英國世俗主義影響,以伊斯蘭價觀論述世俗主義中的公平正義並不與伊斯蘭相違背。他強調國家可以推動伊斯蘭價觀,但不能強行涉入私人領域,如干涉辣妹在海灘上穿比基尼或是穆斯林飲酒等。或許Ghannouchi的想法過於前衛,走在時代之前,Salafists(傳統穆斯林)攻擊他只向西方輸誠,刻意忽略伊斯蘭法治國基礎;另一方面世俗派則認為Ghannouchi隱藏真正意圖,實際上其思想仍是傳統伊斯蘭價觀。


最後套用當前研究哈馬斯的首席專家,劍橋大學Khaled Hroub博士的話總結。他認為研究政治伊斯蘭區分為兩套途徑,種是建立在意識形態的分析,另外是從社會與政治背景的角度觀察伊斯蘭團體的發展。

===================
本文乃根據研究計畫的論文架構摘要而成,有民質疑我對Essentialist中譯成「怨念分析法」,我是「刻意採用的獨特譯名和解釋明顯有陷人入罪的傾向」(我陷誰入罪?)。我只能想太多,事實上這種譯法再恰當不過。這種論述先天對伊斯蘭持有偏見,帶有意識形態的論述,僅看到小部份缺失就馬上死咬不放,指責所有伊斯蘭團體都是恐怖份子。我很懷疑,「伊斯蘭法西斯主義」放在國際知名期刊中,是否真的經得起檢驗?若放在具有特殊立場的智庫、遊團體甚至政府決策機構,這種論述想必大受歡迎。過去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正當性在於海珊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且與蓋達組織勾結(後來無證據),這不正是來自此種「怨念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如我們的名嘴樣,只要掌握七分事實,另外三成隨便瞎,就可建立其權威性。我盡量從學術角度探討或分析當前伊斯蘭與政治關係,當然範圍過大,無法ㄧㄧ檢驗,但是從當地社經背景探討不正是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麥加年度朝聖 逾150萬人已抵沙國 (又一翻譯錯誤!)

政治伊斯蘭(Political Islam)初探與文獻分析

預計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