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華氏九一一

今日再看 2004 年出品的紀錄片「華氏九一一」 (Fahrenheit 9/11) ,確實有不同感受。第一次看這部片是在碩班時候,看那個影片的當下反應是,美國政府很壞,以民主之名佔領他人土地,但對於影片的安排結構與論述形式,並無深入的思考與分析。(等於鄉民式的反美!) 該部片受到部分媒體的批評,認為只說出了一面,而沒有說出其他面向。如 這篇文章 的論點。 不過有點好奇的是,這些媒體可以徹底解構該紀錄片的論述嗎?還是這個紀錄片真的不值得一看,只是窮酸左派用來攻擊正直與誠實右派的劣質紀錄片? 簡單的說,該影片主旨是,因布希政府的錯誤決策,造成美國軍人與伊拉克平民皆成為受害者。 該影片提出許多質疑,若是覺得導演意識形態過於強烈, 其實可找相關訪問 或是學術研究資料, 一一討論與檢驗影片當中提出的論點 ,而未必要專門指責該紀錄片的強烈主觀意識。(導演本身也沒有想要假裝中立的意圖。)

對於當代伊斯蘭的理解方式?

圖片
如果八卦版是台灣主流民意,那麼伊斯蘭在台灣社會的普遍認知, 不外乎伊斯蘭是好戰、暴力與歧視女性的宗教。這些人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證明他們的想法無誤。如九一一事件,蓋達組織發動恐怖攻擊,以伊斯蘭的名義殺死許多西方無辜的民眾。或者是,中東女性被迫帶上頭巾,沒有自主權,從小要接受割禮,傷害他們的人權。又或是沙烏地阿拉伯不準女性開車,因為開車會造成性解放。 只能說,這是方法論與資料來源取樣的問題。 的確,這些例子在西方的報章媒體隨處可見。台灣民眾對於中東社會的認識,幾乎來自西方媒體,因此不用太意外,對伊斯蘭議題自然會有上述的印象。 不過這邊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世界穆斯林據統計有 16 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五大洲幾乎都有穆斯林的蹤跡。若用上述這種印象來解釋當今伊斯蘭議題,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論述方式嗎?  

論中東研究的客觀性 (二):巴勒斯坦議題

當前中東研究的兩大討論焦點,一個是伊斯蘭議題,另外一個則是巴勒斯坦議題。伊斯蘭議題拜 911 事件之賜,成為一門顯學,如國際恐怖主義硬是與伊斯蘭信仰牽扯在一起。 2010 年之後的「阿拉伯之春」,伊斯蘭性質的政黨透過選舉上台之後,外界開始塑造「伊斯蘭恐懼症」;在埃及政變之後,又來消遣一番,表示「政治伊斯蘭的失敗」。 伊斯蘭明明只有一種定義,但在外界論述下卻可變化無窮,單純的名詞可以轉變為形容詞,如伊斯蘭恐懼症 (Islamophobia) 、伊斯蘭主義 (Islamism) 、伊斯蘭女性主義 (Islamic feminism)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 (Islamic fundamentalism) 、伊斯蘭恐怖主義 (Islamic terrorism) 或伊斯蘭武裝份子 (Islamic militants) 等。這種現象似乎只有伊斯蘭獨有,其他宗教沒有受到同等禮遇。 除了伊斯蘭之外,巴勒斯坦議題也同樣受到矚目。一般人稱為「以巴」或是「以阿」衝突,這似乎暗喻者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個行為者是對等關係,如外界印象中的四次中東戰爭。不過若視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關係討論的話,則會有不同的面貌。 西方政治科學試圖將巴勒斯坦議題客觀化,透過大量的統計數據以及「科學」與「理性」研究,提出一個完美方案。 1993 年起的奧斯陸和平進程則是這理性下的產物。協議規定五年之後,以巴兩方完成最終地位談判,到時巴勒斯坦將以 1967 年為邊界,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在西岸與加薩兩個地區成立獨立自主的巴勒斯坦主權國家,與以色列和平共存,這是所稱的「兩國方案」。

論中東研究的客觀性(一):政治伊斯蘭的失敗?

學術研究首要強調客觀與中立,但若將此價值觀放在當前中東研究,筆者認為是有商榷之處。首先必須定義何謂「客觀」與「中立」?以及如何將「客觀」與「中立」適用於中東研究?再來,刻意標榜「客觀」的中東研究,難道呈現的內容與觀點客觀無誤?或者,採取不沾鍋式的中東研究,以第三人稱的姿態冷冷的評價當前中東局勢,難道也不是一種「東方主義」的反射? 筆者認為,中東研究沒有所謂的客觀中立之說。這種說法不是陷入一個相對主義的虛幻之境。歐美的中東研究,根據薩伊德的研究,最早是替政治服務的學問。西方列強派人到中東地區,詳盡調查當地風土民情與政治局勢,逐漸地「東方學」成為一種認識中東社會的一種學問。這種「東方學」在西方社會視為客觀與中立的學問,但薩伊德揭露了這些假象。在「東方主義」一書中,薩伊德指出 「我認為若不將東方主義視為一套論述,將無法使我們理解歐洲文化何以能在後啟蒙時期,透過一系統性的規訓系統進行政治性地、社會科學式地、軍事式地、意識形態地、科學地、甚至想像式地在管理東方,或甚至生產東方。 [1]

台灣媒體錯誤報導收錄

本文 將陸續 收集台 灣 媒 體對 中 東 事 務 的 錯誤 消息 報導 。等收集 資 料 達 到一定 標準 之後, 將進 行分析 與嘗試 理 論 化, 試圖 理解 為 何 會 有如此 與 事 實 不符的 報導 。 案例一:哈馬斯主導敘利亞內戰? 1. 文茜世界 週報連結 : 4.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Rc_lHS6_8    (0:57 起 ) 6.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DISaYOuPc  (1:10 起 ) 6.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gJEuM7eUM  (9:20 起 ) 8.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L243TUVPTU (1:10 起 )

有關埃及局勢

關於埃及局勢,已經完全看清台灣媒體與西方媒體之間的巨大差距。英國 衛報 在大屠殺隔天,立即寫出一篇非常有見解的社論。相反地,隔了好幾天,台灣一家大報的社論竟然寫出英國高中生等級的文章。 再來,一群自以為瞭解中東事務的「知識份子」,大談埃及現在局勢如何如何,然後最後結論扯到台灣,希望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 … 。我不知道他們的重點到底是埃及還是台灣? 與鄰近的香港 ( 這篇 與 這篇 ) 比較,台灣報社在埃及的報導上也是慘敗。我不知道到底台灣媒體有什麼問題,同樣都是來自西方媒體管道,為什麼兩者的報導品質有如此的差距? 現在很明顯的,埃及國內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述。一是說軍方是民主守護者,採取鎮暴活動對付這些「恐怖份子」。而另外一方說,軍方破壞埃及民主機制,大家以和平非暴力方式抵抗這個政變政府。 可惜的是,完全沒有看到台灣媒體對這兩種論述的比較與分析。事實上,真正研究埃及事務的專家,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1.  BBC | Tariq Ramadan - "Strategic Interests" Not "Democracy" المصالح الاستراتيجية وليس الديمقراطية 2.  Cairo massacre: After today, what Muslim will ever trust the ballot box again? 3.  HORROR IN EGYPT: SAYING IT ONCE, SAYING IT AGAIN

A correspondent of integrity and courag

這個世界失去一個誠實報導巴勒斯坦議題的好記者。我的論文至少引用他三篇來自「巴勒斯坦期刊」的文章。 GRAHAM USHER, for many years The Economist’s Palestine correspondent, died in New York on August 8th, aged 54, from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Based in Gaza, Ramallah and East Jerusalem, he covered Palestinian affairs for the paper from the early 1990s until 2005 when he and his wife Barbara Plett, a BBC correspondent, moved from the Middle East to Pakistan, and later to New York.

埃及效應下的三個觀察

  1. 台灣社會不需要真正從事中東領域的學者。因為每當中東發生大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侃侃而談,不是這個領域的學者,也可以湊上一 腳 ,大談中東情勢,順便表示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 xxx 。若告訴他們,其實不是這樣的,反而可能被認為挑戰權威,轉眼間成為台灣學術界的異端學 說 。 2. 真相只有一個,但每個人相信的真相不一定完全一致。從這次埃及情勢就可以發現。不同的人受制於過去生活經驗與成長背景,即使一個再單純的事件,都會有不同的詮釋與解讀。 3. 西方話語權確實主導世界與論,特別在媒體這個行業上。但若仔細比較,西方媒體與西方學術圈對於中東議題探討,其專業度與分析能力,西方學術圈仍勝過西方媒體。 如果有人問我,你又怎麼知道你說的是對的。 我會說,我參考許多真正從事這個領域學者的分析,也看了資深媒體記者以及相關媒體的報導。若他們的觀察都是錯誤的,或是帶有特殊目的,那我覺得這個世界不再有值得相信的事情,完全成為相對主義的社會。從此 2+2 也不再等於 4 。指鹿也可以為馬。

BEYOND ISLAMISM

Tariq Ramadan 最新評論。希望未來也能寫出像Ramadan教授這類的文章。 Islamism—or “political Islam”—is not dead . Those who have proclaimed its demise, or trumpeted the advent of a “post-Islamist” era, are wrong, as events in Africa, the Middle East and Asia clearly show. Islamism is not about to disappear, or even to fundamentally mutate. My thesis—my ideological stance, my hope—is that we must go beyond political Islam, and develop a critique of Islamism in all its forms. Before explaining why I am taking this position, there are three points to bear in mind. Such is the confusion today, so tendentious and often so grotesque are the arguments, that our first duty is to clarity. First: the Muslim Brotherhood in Egypt or Ennadha in Tunisia enjoy popular and electoral legitimacy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all democrats must respect the verdict of the ballot box. One may well disagree with the decisions and positions of the Islamists in power, but nothing can justify a military coup d’Éta t, as in ...

Comments on Egypt: The Islamic objective of politics is "common good" by Jasser Auda

I was asked to translate the note I made in Arabic about the Egyptian situation. Here it is. The situation in Egypt is quite complex and I thought it was a wise choice not to comment on the many details . However, reading and watching many other comments and even fatwas, made me decide to state -for the record- my own stance on the Islamic issues and concepts related to these events. I will do that in quick points and avoid details and names, etc.   - Politics in the Islamic paradigm is by and large not subject to fixed rules from the shariah. Political decisions are made on the basis of achieving public interest/good (maslahah). In this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be open minded and flexible in assessing what is public good and what is harmful to the public, as well as what is possible and what is impossible. What is possible today is for the Islamist groups to continue to be part of the Egyptian political scene, and what is impossible logically is to return to the...

The Islamic state in context

It is a pretty good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Islam over 1300 years and the modern time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is author indicates why the Islamic movement in general would be failed nowadays, it seems that he misses some point regarding the non-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Islamic movement. TAREK OSMAN   5 July 2013 Irrespective of the popular and military moves against political Islam in Egypt this week, the prospect of establishing an Islamic state in the Arab world has always been extremely unlikely. 
 Over the past 1,352 years, since the death of Imam Ali (Prophet Mohammed’s cousin and the fourth “Rightly Guided Caliph”), not a single state that emerged in the Arab World has been Islamic . None had a legislative structure based exclusively on Koranic jurisprudence; none was ruled by a leader who was selected based on a theological basis; and all were conspicuously based on national, tribal, or familial foundations, with Islam only an overarching frame of re...

埃及二次革命?

埃及 總統 Mursi 繼 任 滿 一年。就在今日埃及 許 多群 眾 走向解放 廣場 (Tahrir Square) ,他 們認為 Mursi 違 背 過 去承 諾 , 經濟與 治安不 見 好 轉 ,未能替埃及 帶來 改 變 ;另一方面反 對 派表示他 們 已收集到 兩 千多 萬 份 請願書 ,要求 Mursi 下台 並 重新 舉 行 總統 大 選 。 聲 援 Mursi 的支持者表示, Mursi 是民 選 出 來 的 總統 ,捍 衛 其合法地位,而且 Mursi 不是魔 術師 ,埃及的 現狀僅 怪罪 Mursi 一人也不 夠 客 觀 。 軍 方 則 表示 萬 一示威活 動 演 變 成暴 動 , 屆時 他 們將 介入 維 持社 會 秩序。 嚴 格 來說這場 示威活 動並 非是世俗主 義 者 與 伊斯 蘭 主 義 者的 較 量,而是反穆斯林兄弟 會 的大集合。反 對 派 內 部充斥不同意 識 形 態 的 團體 , 從 左派到右派到伊斯 蘭 主 義 者皆有。目前看 來 反 對 派要求 Mursi 下台的 訴 求 難 以 達 成,就在 剛 才 Mursi 表示他 將會 做 滿 任期 (2016 年 ) 。群 眾運動 易放 難 收,接下 來則 看反 對 派如何回 應 Mursi 不妥 協 的 聲 明? 這場 示威活 動 是否 會 造成更大的混 亂與 失控局面, 還 是和平收 場 ? 示威活動前的報導與影片